伊斯蘭之光
  目前位置:首頁>>嚙踝蕭痚妧A>>|JI
黎戰催生一千個本拉登
2006.8.9  10:31:22 AM      閱讀4739次
 (www.newsday.com)
    阿拉伯《半島電視》在2004年10月29日播放的本拉登聲明中﹐他解釋了設想炸毀紐約世貿雙子大廈的原因﹐是因為受到美國1982年支持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所感觸而生的報復念頭。 他說﹕“我在黎巴嫩親眼看到被以色列炸毀的城鎮﹐當時在我的思想中爆發了一種激情﹐壓迫者必須受到懲罰。 我設想炸毀紐約的世貿雙子塔樓﹐讓他們品嘗一下我們今天所吞下苦果的滋味。 這樣會教訓他們停止屠殺我們的婦女和兒童。”


  人們對這個本拉登的思想動態和重要的信息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但是今天又發生了以色列對黎巴嫩的瘋狂入侵和暴行﹐由不得使人想到這場戰爭將產生的嚴重後果。 今天的局勢比1982年更加惡化﹐黎巴嫩平民死傷和財產損失更加慘重﹐而美國對以色列的偏袒比那時更加明顯﹐那麼﹐即將出現可想而知的結果 必然會有更多的穆斯林決心對以色列和美國報復﹐以便對他們教訓。 因為﹐這次入侵和暴行引起的穆斯林世界抗議浪潮更加廣泛﹐對美國和以色列野蠻行徑的憤怒情緒昇騰到了歷史空前的沸點。 世界反恐專家預測﹐這次以色列對黎巴嫩的侵略行動所造成的影響和激起的仇恨將至少延續一代人﹐阿拉伯人對美國倡導的“和平路線圖”徹底粉碎﹐不存任何幻想了。


  開羅政治戰略研究所軍事專家迪阿亞•拉希旺肯定地說﹕“阿拉伯世界民眾的憤怒和失望達到最危險的高潮﹐這將產生一千個本拉登。 美國對以色列狂妄的支持﹐吸納了更多的仇恨﹐極端份子將毫不猶豫地向美國撲去。” 整個阿拉伯的民眾日夜守在電視機前﹐痛心地觀看著《半島電視》24小時滾動播放的黎巴嫩現場採訪和攝像鏡頭﹐其他阿拉伯獨立電視網也不甘落後﹐從不同角度報導以色列對黎巴嫩的狂轟濫炸和對平民的屠殺﹐例如對加納村平民的屠殺﹐當場殺死56個平民﹐多數是兒童。 所有的觀眾異口同聲咒罵以色列和美國﹐因為美國公開對以色列鼓勵屠殺﹐而且源源不斷向以色列運送大規模殺人武器。 這樣強烈的仇恨情緒﹐是動員和招募敢死隊最有利的條件和時機。


  民眾的情緒在沸騰﹐萬眾一心﹐同仇敵愾﹐阿拉伯國家領導人都噤若寒蟬﹐這些日子再也沒有阿拉伯領導人向美國討好﹐或者對真主黨表示怨言和責怪。 黎巴嫩政府各級官員都在向美國國務卿和其他官員發出緊急危險信號﹕以色列的殘酷暴行必將導致更多的激進份子行動。 例如﹐黎巴嫩經濟與貿易部長沙密•哈達德說﹕“這場戰爭激起了整個地區的極端反應。 我深感西方的民主設想不可能從這場戰爭中得利﹐將葬送美國對中東和平路線、社會穩定和培植溫和派的規劃。”


  一向對什葉穆斯林真主黨不加評論的基地組織二號負責人扎瓦希里在《半島電視》上發表聲明﹐號召遜尼和什葉穆斯林聯合作戰﹐共同對抗西方敵人。 他說﹐全世界的穆斯林對黎巴嫩和加沙穆斯林的戰鬥都應當給予支持﹐他演說的背景是焚燒中的紐約世貿雙子大廈。 他譴責美國和所有向以色列輸送武器的西方國家是“十字軍聯盟”﹐“他們都必須為此付出代價。 我們將在一切地方發動襲擊。” 大多數遜尼穆斯林學者和宗教領袖都發表聲明﹐大敵當前要求遜尼穆斯林放棄前嫌﹐團結一致共同對敵﹐是當前最緊迫的吉哈德使命和宗教責任。 新近流行的互聯網和網站博客“交談室”空前活躍﹐年青的穆斯林利用電子技術互通信息和交流思想﹐表達對伊斯蘭和阿拉伯民族命運的懮慮。


  回想當年2004年出現本拉登錄音講話時﹐美國政治界就向布什總統建議﹐為了保護美國的安全必須盡早從穆斯林糾紛中撤出﹐擺脫干系﹐使伊斯蘭極端份子不再有理由把美國當作襲擊目標。 本拉登在講話中明確表示﹐因為美國不改變中東政策﹐“我們有理由繼續重複我們對美國的襲擊。” 本拉登在描述他當年看到黎巴嫩遭受以色列侵略暴行的心情時說﹕“我永遠不能忘懷在黎巴嫩看到的這些景象﹐血流成河﹐屍體破碎﹐到處都是殘肢和人頭﹐堆放著婦女和兒童的屍體。 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了﹐那些遭受屠殺的人﹐導彈如雨﹐狼煙四起﹐房屋倒塌﹐屍橫遍地。” 拉希旺說﹐很可能﹐今天本拉登正在電視機前觀看黎巴嫩人民遭受再次以色列轟炸和暴行的畫面和報導。 他大概在思考﹐今天以色列的侵略又一次激發他動員和招募敢死隊的必要性。 當前的情形使他感到向西方發動襲擊比過去更加容易﹐也能得到更多的穆斯林稱讚和支持。 如果這個人不是本拉登﹐也可能是本拉登第二或第三﹐到處都有這樣勇敢的斗士﹐我們將發現一千個新生的本拉登。


  當時﹐本拉登說﹐以色列對黎巴嫩七十天的入侵和暴行﹐造就了他襲擊紐約的設想﹐因為他認識到這是唯一有效的報復方式。 他說﹕“當時的局勢﹐如同一頭凶猛的鱷魚正在捕殺一個無助的兒童﹐他除了叫喊﹐沒有任何抵抗力量。 我在想﹐那頭凶猛的鱷魚﹐如果不用武力對付它﹐是不會理解人們對它說好聽話的。” 言猶在耳﹐看看今天的局勢比當年產生一個本拉登有更為豐富的土壤。  
 

   
將本新聞發給好友


伊斯蘭之光工作室(islam.org.hk) 版權所有©